
联系人:王经理
电话:8888-8888-888
传真:
手机:18888888888
邮箱:
再过两个月就是圣诞节,许多珀斯华人也开始计划出行度假。不过要注意,近年来全球航空安全监管日趋严格,航空公司对随身物品的管控也愈发严苛。
过去,大家最关心的是国内航班对“充电宝”等电子设备的限制,而如今,这一趋势也蔓延到了澳洲。
近日,有旅客反映在澳洲境内乘机时因携带充电宝被安检拦下,不少人都在问:澳洲机场现在也开始查充电宝了吗?
这些产品因被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(ACCC)认定存在电池安全隐患,已被禁止携带登上维珍航空及其合作航司的航班。
ACCC提醒旅客,在出发前应查看充电宝底部的型号编号,确认是否属于召回范围。一旦产品被列入名单,即便仍能正常使用,也应避免带上飞机,以防触发航空安全警报。
一名居住在布里斯班的华人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,自己搭乘维珍航空从布里斯班飞往墨尔本时,随身携带的Anker737充电宝(24,000mAh)被安检人员拦下。
“安检的时候让我从包里拿出来检查,检查说容量太大了不能带,”这名网友写道。
他表示,自己曾多次携带同款充电宝出国,也曾在澳洲境内多次飞行,从未被盘查过。
经过一番说明与与经理沟通后,他最终获准登机,但这次经历让他十分疑惑:“难道澳洲也改规定了?”
实际上,从容量角度看,这款充电宝并不违规。24,000mAh充电宝的能量约为88.8Wh,完全在航空公司允许的100Wh以内范围。
根据Virgin Australia等航空公司发布的安全指导,充电宝属于“危险品”类别,必须随身携带,不能放入托运行李。
100Wh至300Wh之间的充电宝:需要征得航空公司批准,并且只能携带一个充电宝;
2025年7月21日,维珍航空VA1528航班从悉尼飞往霍巴特途中,机舱行李架突然起火,起火点正是一名乘客行李中的充电宝。
一位同机乘客回忆:“我正在睡觉,被乘务员的喊声吵醒。抬头一看,行李架冒烟了,整个机舱都是塑料烧焦味。”
事后,维珍航空宣布对所有锂电池类产品进行审查,并计划出台更严格的永久性携带政策。
新加坡航空、泰国航空、釜山航空等国际航司也在事件后禁止乘客在飞行途中为充电宝充电。
航空安全专家指出,容量并非唯一风险,一些品牌电芯或保护电路设计不当,也可能在高空环境下引发短路或热失控。
因此,未来航空公司可能更多地参考产品安全认证与品牌召回记录,而不仅仅根据容量判断。
除了对电子设备加强监管外,维珍航空还将在2026年2月2日起调整随身行李政策。
商务舱或金卡及以上会员:可携带两件共14公斤的随身行李,外加一件小型个人物品。
相比目前“两件行李共7公斤”的规则,新政策在重量上更宽松,但件数减少,意味着乘客需要更合理安排行李空间。
大家出门在外,务必遵守航空安全规定,合理安排行李和电子设备,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